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技
1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2月17日 16时32分 星期四
来自千与千寻
Barbara Campbell 在交通高峰时段走过纽约地铁站,她的世界突然变暗。四年来 Campbell 的左眼一直在使用高科技植入物,这给了她一种粗糙的仿生视觉,部分补偿了在 30 多岁时因为遗传疾病完全失去的视力。Campbell 表示:“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在哪里:我正在从 6 号线换乘 F 线地铁。”“我正要下楼梯,突然听到一阵‘哔、哔、哔’的声音。”这并不是手机电池没电了。而是她的 Argus II 视网膜植入系统没电了。她在植入物的帮助下能看到的明暗斑块消失了。

Terry Byland 是唯一一个双眼都接受了这种植入物的人。2004 年他的右眼植入了由 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 公司制造的第一代 Argus I 植入物,11 年后,左眼植入了 Argus II 植入物。他帮助这家公司测试了这项技术,向媒体讲述感人经历,甚至还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Stevie Wonder。他回忆道:“我从一个接受测试的人变成了一个发言人。”然而在 2020 年,Byland 不得不寻找二手渠道,因为该公司放弃了这项技术并濒临破产。虽然他的两只植入体系统仍在工作,但他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他表示:“只要不出问题,我就没事。但是如果它确实出了问题,那我就完蛋了,因为没有办法修好它。”

另一位 Second Sight 患者 Ross Doerr 毫不掩饰地表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可这家公司很糟糕。”他的一只眼睛在 2019 年接受了植入物,记得在那个假日季看到了圣诞树上闪烁的灯光。2020 年他很高兴地听说他有资格获得软件升级,这可以进一步改善他的视力。然而在COVID-19 疫情的最初几个月里,他听到了一些关于令人不安的传言,他打电话给他的 Second Sight 视力康复治疗师。他回忆道:“她说,好吧,有趣的是你打电话来。我们全都刚刚被解雇了。她说‘顺便说一句,你不会得到升级了。’”这三位患者以及全球其他 350 多名在眼中植入了 Second Sight 植入物的盲人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技术不成熟的世界中,改变生活的技术只不过是一件过时的小玩意。一次技术故障,一根线断了,他们就可能会失去人工视觉,而且可能是永远地失去它。
人工智能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2月17日 16时02分 星期四
来自神秘博士:闪光的人
Alphabet 旗下的 AI 子公司 DeepMind 训练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托卡马克装置内的炙热等离子体。托卡马克是设计用于容纳核聚变反应的环形容器,其内部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混乱状态。氢原子在不可思议的高温下相撞,产生比太阳表面还热的旋转翻滚的等离子体。找到控制并限制等离子体的智能方法将是释放核聚变潜力的关键,核聚变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清洁能源。目前聚变背后的科学原理已经明朗,剩下的只是工程方面的挑战。这正是 DeepMind 的用武之地。该公司此前将业务转向游戏和蛋白质折叠,它一直在与瑞士等离子中心(Swiss Plasma Center)进行一项联合研究项目,目标是开发一种用于控制核聚变反应的人工智能。在同样由聚变驱动的恒星中,纯粹的引力质量足以将氢原子拉到一起并克服它们的互斥电荷。在地球上,科学家改为使用强大的磁线圈约束核聚变反应,将其推到所需的位置,并像陶工在转盘上塑造粘土一样塑造它。必须仔细控制线圈以防止等离子体接触容器的侧面:这会损坏容器壁并减慢聚变反应。爆炸的风险很小,因为没有磁约束,聚变反应无法存在。但每次研究人员想改变等离子体的配置,尝试不同的形状以产生更多的能量或更清洁的等离子体时,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和设计工作。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中心主任 Ambrogio Fasoli 表示,传统的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基于模型和仔细的模拟,但是它们“很复杂,且不一定经过了优化”。DeepMind 开发了一种可自主控制等离子体的人工智能。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两个小组的研究人员如何教授一个深度强化学习系统来控制 TCV 内的 19 个磁线圈,TCV 是瑞士等离子中心的可变配置托卡马克装置,用于进行未来更大聚变反应堆的设计研究。
科技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2月17日 15时03分 星期四
来自去年是个好年吧
韩国正测试用机器人运送食品和其他物品,计划从 2023 年起允许机器人上公路。韩国最大的外卖 APP 运营商 Woowa Brothers 在 2020 年测试使用机器人送外卖,一家连锁便利店也在 2021 年 11 月开始使用机器人。韩国政府正计划在年底让机器人拥有在公路上运行的合法权利。外卖机器人目前被禁止上路,因为法律将它们定义为具有自主驾驶能力的“车辆”。Woowa 正在测试的外卖机器人被称为 Dilly Drive,高约 70 厘米。
科技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2月17日 13时11分 星期四
来自原罪之战:天赐之力
Starship 威胁到了 NASA 的登月承包商,它们混杂着敬畏和恐惧的心情注视着其进展。华盛顿一位为 SpaceX 竞争对手工作的太空行业说客表示:“他们错得一塌糊涂。”这位说客要求匿名以免惹恼客户。NASA 及其主要的行业合作伙伴同时仓促着完成自己的月球飞行器:Space Launch System 巨型火箭和 Orion 太空舱。但该计划超出预算数十亿美元,并且晚了几年——而且很多人会说在创新方面落后于 SpaceX 几代。NASA 未来三年的前三次 Artemis 登月任务——包括计划于 2025 年进行的人类登陆计划——都计划使用由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Aerojet Rocketdyne 以及众多供应商和工程服务企业建造的 SLS 火箭和 Orion 太空舱。但是随着 SLS 首次飞行至少推迟到春季末,人们越来越担心,即使成功,它的每次的发射费用估计要 20 亿美元,对于 NASA 为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人类驻扎点需要进行的多次登月之旅来说,成本也太高了。这使得去年成功飞往太空边缘的 Starship 对这些承包商及其国会的盟友构成了威胁。太空工程师兼太空顾问 Rand Simberg 表示,随着 Starship 的发展,它将进一步消解坚持使用 SLS 的论点。他表示:“一旦这些新系统的可靠性在大量飞行中得到证实——这可能会在几个月之内发生,它就将淘汰所有现有的发射系统。”他表示:“如果 SLS 不能每隔几年就飞行一次以上,它就不会成为未来太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 Starship 飞行的情况下。”